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在线阅读 - 第七十三章 伯长

第七十三章 伯长

和一什十来个人不同,一个百人队,已经多少有能影响一场战斗走向的份量了。
  李孟羲眉头微皱,按他自己的理解,还是认为三三制的编成方法好一点,而汉朝军制,什长之后,直接就是伯长,跨度太大了。如果中间加一个管三五个什长的职位,然后再是伯长,这样会好的多。
  李孟羲陷入了思考之中。
  看李孟羲皱眉,狗子心中忐忑,不由开口问到,“小哥儿,俺当伯长,算是好事儿不?”
  “升官了,这肯定算是好事啊!”李孟羲不假思索的回了狗子一句。
  听李孟羲这么说,狗子把心放了下来。
  李孟羲不好意思说什么丧气话,要管理一百个人的作训,后勤,军纪,还有作战,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。狗子或许能胜任百夫长,但当不了一个太好的百夫长。
  就拿领着一百人一起训练,然后评判训练效果优劣的这一点来说,狗子就难以胜任。
  不过义军着实没什么杰出人才,再说了人才哪有生而知之者,不都是靠后天学习才成为人才的。
  “狗哥,既然当了百夫长,就不是个小官了。得上心学东西了,除了学厮杀的本领,还得学会管人,最好,还是要学识字。”
  彼此有些交情,李孟羲前思后想之后,还是决定指点狗子一二。
  李孟羲这么一说,狗子面上严肃了起来。
  “可……可俺不会管人啊。”狗子为难的说到。
  这话说的,你不会管,难道让别人帮你管的吗,那伯长也让别人帮你当算了。
  “不会就学嘛,谁生来就会管人的?你问关将军,问他是不是一边打仗一边也在学?再不行,你就留个心眼,看关将军怎么管人,你就学着怎么管人。照葫芦画瓢,这还能学不会吗?真实在不会管人,你就厚着脸皮去问关将军,他肯定会教你的。”
  狗子被李孟羲说的一脸尴尬,连连称是,说不用麻烦将军,自己认真看,能学会的。
  狗子胆小又怕事。没见过世面,大抵就这样。
  又何止是他,几百乡勇中,大多人都没见过世面。
  不是因为黄巾之乱,他们很多人可能这辈子也走不出离家方圆百里的范围。
  被束缚在土地上,一睁眼就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,又哪有机会见什么世面。
  环首刀刀身太厚,削木头很不好用,李孟羲削着木头时,他想了很多。
  人才的定义,在汉末三国,识几百个字的,就能被称为人才;而若是干个什么买卖,经常出几十上百里的远门,知晓方圆百里的民生风土,山川地貌,这是更了不得的人才。
  会打铁的是人才,懂一些医术,能治一两个病,哪怕只能给牲口看病呢,也是人才。
  而若是有家学渊源,能认识几千字,能通读经史子集,还会骑马射箭,这便已万里挑一的人才了。
  能达到万里挑一的人才标准的人,近千义军,大概也就四个而已,刘关张,再加一个枪都拿不动的李孟羲。
  话又说回来了,汉末三国,名臣勇将辈出,能在历史上留个名字,就绝非一般人物。
  就如被华雄所斩的潘凤,方悦等龙套,哪个不是弓马娴熟?
  李孟羲很投入的在削木头,刀削掉木头chuachua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。
  狗子看了很久,忍不住问,“小哥儿,你在削么东西?”
  “额。”李孟羲想说削个量角器,可是要把量角器说出来,还得继续解释何为量角器。要解释何为量角器,就得解释何为角,要解释何为角,就得解释几何的基本概念。
  那这一个话题,一夜也说不完了。
  于是李孟羲想了一下,“准备削半个木盘,有大用。”
  李孟羲很有本事的,众人一致这么认为。
  那夜李孟羲指点众人早立军功,早在军中立足。没过两天,狗子就荣升伯长了,接任他的什长是老铁。
  有本事的人,说有“大用”,别人自然会重视。
  狗子看李孟羲笨拙的削着木头,他指了指一个长相普通的乡勇,“这儿有木匠,让他帮你削得了。”
  李孟羲忙说,这怎么好意思呢,口中说不好意思,随手就把环首刀和木块递了过去。
  再三跟李孟羲确定了要削什么玩意儿,显得木纳的木匠小哥点了点头,一声不响的削去了。
  李孟看了一眼,人家是先用环首刀几下把木块砍出了大致的半圆形状,然后,再细改一下,半圆就更像半圆了,最后才开始最主要的把木块削平削成木饼的过程。
  人家专业的,果然有两下子。
  李孟羲于是放心的让木匠小哥帮自己削量角器。
  因为这个木匠小哥,李孟羲活泛的思维又联想到了其他的事。
  刘备义军不仅兵少,后勤保障更是稀烂。
  全军已经近千人了,连一个会修理扎甲的甲匠都没有。
  这么一比较,学过半吊子编甲技术,并且大致知道步人甲怎么编的李孟羲,竟然就成了军中最优秀的修理甲胄的人才。
  不仅没有甲匠,其他的木匠,铁匠,包括军医,兽医,更是一个没有。
  本来,李孟羲认为军中没有木匠铁匠,是因为行事仓促,未来得及招募匠人刘备义军就被迫率军迎战黄巾。
  可今夜意外的发现,军中竟然有木匠。
  看木匠小哥拿一把笨重的环首刀,熟练的把一块烂木头一点点削成了个样子,人家的木工手艺至少不错的。
  原来军中没有专门的匠人团队,不是缺匠人,而是刘关张三人根本没有组建专业的后勤保障部队的意识。
  不说别的,万一哪天要攻城,需要制作攻城器械,岂不还得临时去找木匠。能找到木匠还好,万一木匠被当成普通兵被拉去一线填旋,不小心死完了,找不到木匠,那怎么办。
  这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  李孟羲不由挠头。
  每天一睁眼开始,李孟羲就在认真观察着周围,像一块水绵一样,在快速吸收知识。他不到晚上,大脑就未停止过思考,十二分的投入带来了收获,让他每日必有进步。
  假设长此以往,日积月累,关羽说李孟羲有朝一日能成为名将,此言一点不虚。
  看到了木匠,李孟羲就联想到了后勤,然后他又想到了攻城器械。
  李孟羲于是问,“嘿,小哥儿。”
  李孟羲叫到。
  木匠小哥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。
  “你知道云梯怎么造的吗?”李孟羲问。
  木匠小哥面无表情的的摇了摇头,一句话不说,埋头继续削木头去了。
  虽说吧,乡勇们都木讷,但这木匠小哥儿,也太木讷了吧。
  李孟羲摸了摸鼻子,又问小哥儿,“你知道梯子怎么做的吗?”
  “会。”木匠小哥儿言简意赅的回了李孟羲一个字。
  这人能把天聊死了个鬼了。
  “那你会做板车吗?”
  “会。”
  “这就行。做个大板车上,上边再做个大梯子,就是云梯了。”李孟羲点了点头。
  掌握木工手艺的匠人算是特殊人才,李孟羲好奇,现在军中到底还有多少个木匠未被发觉出来。
  他问了一圈,结果剩下的九个人没一个是木匠。
  瓦罐里的麦粥被煮的开始咕嘟嘟作响了,狗子站起,用木勺在瓦罐里搅了一下,盛了一勺麦粥,伸手捏起木勺里的麦粒捏了捏,“再煮会儿就能吃了。”
  狗子朝李孟羲说着。
  在等麦粥煮好的最后这段时间,小木匠把量角器削好了,连同环首刀一起递了回来。
  一块破木头,被削成了巴掌大小的一个半圆的圆盘,圆盘有指厚,正反两面摸上去都还算光滑,量角器好的超过李孟羲的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