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三国之最风流在线阅读 - 186星罗雄杰满部中(下)

186星罗雄杰满部中(下)

此次召集别部司马以上的军吏、诸校尉和诸将齐聚将军府中,不但只是为了给他们中有功者酬功,而且也是为了下一步的军事部署。
  酬过功后,由戏志才、荀攸宣读荀贞的将令,给诸将定下各自的辖区和防区。
  首先,把徐州五郡分成了四个部分。
  第一个部分自然便是州治所在的东海郡,此郡由荀贞亲自坐镇。
  第二个部分是下邳和彭城,此两郡由偏将军许仲坐镇,荀贞令他“都督下邳、彭城军事”。第三个部分是琅琊郡,此郡由荀成坐镇,荀贞令他“都督琅琊军事”。第四个部分是广陵郡,此郡由徐荣坐镇,主要负责对南边丹阳等郡的防御,荀贞令他“监广陵军事”。
  所谓“都督”,源自前汉时的“中央御史到地方督率州刺史及其属官讨捕盗贼”,但前汉时的刺史督军,其监察属性重於军事职能,到了本朝,因光武中兴后罢免裁撤掉了内郡的郡兵,而刺史虽权重,却位卑,无力统一指挥州中的各个郡国,所以当地方出现民乱后,一经爆发就会迅速蔓延,在这种情况下,就只能由朝廷派遣督军或者直接统兵,或者发募州郡兵,以临时总指挥的身份统兵,组织、督率军队平乱,因之,本朝的督军御史就由此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军事职官,除了御史外,将军、郎将、谒者等等,也都可以受命督军。
  荀贞以许仲都督下邳、彭城军事,以荀成都督琅琊军事,以徐荣监广陵军事,往近里说,所效仿的便是本朝“朝廷遣官吏督军”的故事,往远里说,效仿的则是后世的军区制度。
  经过对降卒的裁撤、整编以及打乱分给各部,荀贞现在的部曲达到了三万余步骑。
  三万余步骑中,近两万骑驻扎在东海郡。
  东海郡的东北边是琅琊,西南边是彭城,南边是下邳和广陵,与此四个郡国都接壤,不管是哪个郡国出现战争,它都可以迅速驰援,加上这里是州治的所在地,所以驻扎的兵马最多。
  许仲、荀成各统六千余步骑,分驻自己的防区。徐荣统近六千步骑驻广陵。
  诸中郎将中,辛瑷、赵云、刘备从荀贞驻东海;校尉里边,刘邓、高素、陈容等分属赵云等统带,亦驻东海。此外,又有荀贞的亲卫千余人由武卫校尉典韦统率,护卫州府。
  东海都尉凌操,名为东海都尉,自也是驻扎东海,荀贞把他的驻地安排在了利城。
  利城就东海郡的东边,臧霸此前从琅琊出境后,便是入驻的此县,这里离琅琊很近。荀贞把凌操的驻地安排在此处,意思不言自喻,虽是给的他“东海都尉”之职号,实则东海的治安不必他管,他的真正任务是监督琅琊郡里的泰山兵,堵住他们南下的道路。
  荀成以偏将军的身份“都督琅琊军事”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“都督”泰山军。
  荀贞既挟大胜之威,收编过俘虏后,实力又为之一增,而且州府又多粮秣、军械,足以够支持他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,再加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:那便是被袁绍表为豫州刺史的周昂时刻都有提军南下争豫的可能,所以,他却是半点也不顾及臧霸等人的感受,一边给他们以高职迁用,一边不加遮掩地就立刻把自己的军队部署进了琅琊。
  跟随荀成入驻琅琊的诸校尉分别是陈到、陈午和潘璋,以及新被擢为军司马的陈即所率之骑兵一部,另外便是琅琊都尉黄迁。
  陈到、陈午、潘璋都是猛将,黄迁亦以勇出名,在从赵云击下相时,他以步敌骑,险丢了性命,却愈而奋勇,当时受的腰伤到现在还没有痊愈。陈即也是一员勇将,在此次攻下邳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。荀贞把这几员猛将拨给荀成,让他带入琅琊,明显是在防备泰山兵不服。
  荀贞并指定了荀成等人的驻地。
  荀成、陈午和陈即屯开阳,陈到屯临沂,潘璋屯东安,黄迁屯东莞。
  与此同时,令孙观改屯阳都,令昌豨、吴敦、尹礼、孙康等分屯海曲、莒、诸、东武诸县,却把臧霸调出了琅琊,令改屯阴平。
  开阳、临沂、东安、东莞四县,都在琅琊郡的西边,是琅琊郡与泰山郡接壤的地带,荀贞令荀成等分屯此数县,有三个用意。
  采纳阴德、陈登的建议,把泰山兵与泰山郡隔绝起来,此是其一。
  琅琊郡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较大的河水,西边的是沂水,稍微靠东边的是沭水。
  开阳、临沂、东安三县和孙观屯驻的阳都县都在沂水的西岸,而昌豨等人屯驻的海曲等县除莒县在沭水西边外,其它的都在沭水的东边,换言之,也就是说,昌豨等人的驻地与孙观的驻地之间将会有两河相隔,至少也会有一河相隔,在把臧霸调出琅琊后,再把昌豨等人与泰山军的二把手孙观隔绝开来,使之不能勤通消息,从而可以设法分别收服,此是其二。
  沭水以东诸县,东边临海,北边临青州北海郡。北海现在黄巾颇众,将昌豨等人置於此一区域内,可以用他们阻拒黄巾。臧霸此前去厚丘见荀贞时,解释他迟迟未去广陵拜谒荀贞的原因是“只是因琅琊北邻青州,黄巾肆虐,霸脱不开身”,荀贞表举臧霸、孙观等为中郎将或校尉的原因,其中一条也是他们“北拒黄巾”,现下,倒是可以说孙观他们名实相副了。
  此三个用意外,再有就是令臧霸改屯阴平之目的了。
  这一点却是不需多说:阴平县在东海郡的西边,挨着彭城和下邳,与琅琊间有数县相隔,令臧霸改屯此地,既可削弱分化泰山军,使其群龙无首,又可驱虎吞狼,当遇到合适之机时,就用他击彭城薛礼,同时,使其处在许仲和荀贞两军中,亦可使其不敢妄动。
  荀贞的这一番在琅琊的军事部署,可谓是心意昭然。
  臧霸等人在堂上,听了戏志才、荀攸对此的宣布,无不色变。
  他们都万万没有想到,荀贞居然会如此“急不可耐”地、直截了当地就要把军队开进琅琊,并且还要调换他们的驻地,把他们从泰山郡的边儿上“赶走”,赶去郡北和郡东,甚至把臧霸调出了琅琊!
  可是,色变又能如何?
  他们现下人在郯县,虽是带的有兵马,但能有荀贞的兵马多么?更别说此时堂上尽为荀贞军中虎将,他们如果敢在此时露出丁点的不满,怕是眨眼间就会被这些虎将杀个干净。
  所以,虽是色变,饶以昌豨之粗猛脾气,亦不敢出声反对,反在荀攸问他们“可否听清军令”之时,唯唯应是。
  荀攸见他们没人敢有异议,乃又笑对臧霸说道:“藏抚军,此间事了,你便可率部赴阴平。将军已传下军令,叫阴平县令给你的部队预备扎营之所了。”
  臧霸倒是能沉得住气,应道:“是,谨遵将军令。”
  他口中应诺,心中想道:“怎么就把我的驻地改到阴平了?”
  事情来得太快,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,今天来将军府,接到的命令是论功行赏,却怎么就紧接着便划分起了各部的驻地?荀贞事先分毫消息未落,着实打了他一个猝不及防。
  想来想去,整件事情的开始也许在荀贞决定北上前线时就已经全盘谋划好了。
  所以,在到达厚丘后,荀贞给他取信,让他不得不率部至厚丘;也所以,到了郯县后,荀贞不放他归琅琊,而是以“功尚未论”为由,留他在郯。以至於今,忽下军令,调他换防。
  许仲、荀成诸将皆在,甲士如云,他和孙观等的这些泰山兵处在荀军的包围下,真要哗变,怕是不够他们一口吃的,此时此刻,他便是再不情愿,再懊悔不及,也只有老实听令一途了。
  荀攸又道:“抚军部曲尚有留驻在开阳的,抚军可去檄一道,调他们直接去阴平。”
  臧霸应道:“是。”
  他心中又不由想道:“当昌豨诸人闻袁本初表周昂为豫州刺史后,欲回琅琊坐观,以待争徐之机的时候,我还斥昌豨诸人:‘智谋不及、勇武不及、地广不及、名望不及,无以可与镇东争’,我自己却都还没有想明白!是啊,何以与镇东争?罢了,罢了,且先从令。”
  兵不血刃地分化了泰山兵,部署完琅琊的各部驻地,继之便是下邳、彭城了。
  下邳、彭城的军事以许仲为都督,他都督的不止有拨给他指挥的张飞、江鹄、阙宣三校尉和何以、甘宁两都尉,并且还有乐进的一千五百人的下邳郡兵,以及彭城薛礼的彭城兵。
  许仲都督的主要任务,自便是彭城了。
  彭城不像泰山兵,薛礼没有来州府,荀贞不能对他太强硬,所以只在彭城境内安插了彭城都尉甘宁这一支人马,令驻武原。
  因为来日可能会出徐援孙坚,为防止丹阳太守周昕为帮助周昂而攻击广陵,荀贞给监广陵军事的徐荣配置了强大的部属,共拨给他了三校尉部和一军司马部。
  三校尉分是陈褒、关羽、文聘。一军司马是苏正,其部为骑兵。陈褒、关羽、文聘三人,都是荀贞帐下的上将;苏正则是荀贞的西乡旧人,久从荀贞征战,亦是智勇双全。
  关羽本来仍想从刘备的,但在荀贞给他讲述了为何调他去广陵的原因——即要借重他来协助徐荣安定广陵,以防丹阳之进击,之后,又征得了刘备的同意,关羽便同意了荀贞的调派。
  毕竟,关羽对刘备就算再忠心,他现在也是荀军的一份子,他和刘备的利益与荀军的利益目前来说是息息相关的,所以,平时还好说,关键时刻,他就必须要服从调遣。并且,退一步说,他而今亦已是一校尉了,校尉单独成部,总不能还时时刻刻都跟在刘备的身边。
  细观荀贞在琅琊、下邳与彭城、广陵三个地区的驻军,广陵驻兵虽然略少於琅琊、下邳与彭城两个地区,总指挥的军职也略低於荀成和许仲,但就战斗力而言之,广陵却是最强的。
  也只有如此布置,来日如援孙坚,荀贞也才能安下心来专意作战,不用担忧后方。
  封赏有功的诸将、校尉和军吏,把州部分为四个防区、分使诸部屯驻各地,这两者是荀贞在入了州府后办的第四和第五件事。